認知障礙症並非正常老化,而是因患者的腦細胞出現病變而急劇退化及死亡,導致腦功能衰退。患者的認知能力會逐漸喪失,包括患者的記憶力、語言能力、視覺空間判斷、執行能力、計算和決策等方面,以致日常生活、行為及情緒亦受影響。

現時全球每3秒便有1人確診認知障礙症,而本港每10名70歲或以上長者便有1名患者,85歲以上患病比率更高達三分一,情況不容忽視。

認知障礙症成因及分類

阿茲海默症 (Alzheimer’s Disease)
阿茲海默症是認知障礙症中最常見的類型,佔所有病例之50%至75% 。此退化性疾病的成因未明,現時並未有根治方法,而患者的衰退是漸進式的。隨著腦細胞出現病變,異常物質會在體內產生,形成「斑塊」,並擾亂大腦內的信 息,破壞腦細胞之間的連接。腦細胞的死亡導致某些機能或能力喪失,從而出現的問題包括記憶力衰退、用較長時間完成慣常工作、說話失去重點及重複說話等,當 病情持續惡化到末期時,患者可能長期臥床,需要特別的護理。

血管性認知障礙症 (Vascular Dementia)
血管性認知障礙症是認知障礙症中第二常見的類型。這是因連串的腦中風或血管疾病,導致積聚性腦部損壞所致。患者的衰退 大多是梯級式,即患者每中風一次,他們的腦部功能便會再退化。混合性認知障礙症是最常見的血管性認知障礙症,成因為多次中風或腦血流量的減少所致。多次中風有可能損壞腦內一些負責控制特定功能的部份,如果負責決策思考的部份受損,認知障礙症的病徵便有可能出現。到目前為止,患者出現的腦血管循環問題只能用藥物控制,而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、恒常的運動則保持病人的體能,減慢衰退;亦能減低跌倒的風險。